fbpx

《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讀後感:瞭解自己是改變的開始

在每天與讀者的對話中,時常會出現的就是「我覺得好憂鬱」、「我一直都很焦慮緊張」、「我沒有焦慮呀」、「我心情很正常」等等,然而在對話過程中,我發現,說自己憂鬱的,有些其實是焦慮,或只是心情不好,說自己沒有焦慮的,只是沒有意識到某種行為和情緒叫做「焦慮」,但身體很誠實地病了,說自己心情很正常,很多時候只是沒有自我覺察的能力。以上讀者的情況,可以稱做「貼錯標籤」,也可以稱做「誤判」。如果我們想改變自己的情緒,改善自己的健康與處境,那麼,正確解讀自己的心與情緒就是首要任務,瞭解自己是改變的開始。今天透過這本《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帶大家走入探索自己的路徑。

鍛鍊心靈肌肉的指導手冊

《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是由臨床心理師金雅拉所著,作者希望這本書能作為大眾鍛鍊心靈肌肉的自助手冊。這本書的架構非常清晰有條理,先講解了憂鬱與焦慮的差異,再講到心理困擾如何造成生活裡各式各樣的問題,以及心理諮商如何幫助人們解決困擾,開始做出改變。接著解釋過去與憂鬱的關係、撫平憂鬱的方法,再轉到解釋未來與焦慮的關係、撫平焦慮的方法,最後,提出鍛鍊心靈肌肉的十六個階段。

憂鬱與焦慮是「芳喵隨筆」的讀者們最大的情緒困擾之一,看這本書時,時不時就會心一笑,有些部分感覺很熟悉,我在自己的書裡也提到過類似的概念與作法。不過本書是臨床心理師寫的,當然會比我的書裡講解得更專業,同時也有不同的面向,非常值得大家閱讀並且認真思考與練習。下面就聊聊這本書的幾個讓我特別有感觸的部分。

先培養自主性才能洞察自己的心意

「我們必須有能力在眾多選項中擇一,並為此擔起責任。這種時候,『自主性』就是不可或缺的能力。所謂『自主性』指的是可以自行選擇和決定生活方向的能力。如果你找不到自己的想法或情緒,那麼就從自主性開始慢慢培養。因為喪失自主性的心,很有可能會讓憂鬱和焦慮悄悄找上門。」

選出這一段落來聊,是因為剛好呼應了我新書簽名版上所附的其中一句小語,「活出你自己期待的樣子,而非別人期待的樣子」。為什麼會送給讀者這一句,就是因為太多人在成長過程中,父母不斷地明示暗示、強迫軟勸,想要讓他們按照父母的選擇而不是按照他們自己的選擇去做事、過生活。長久下來,他們始終不能有自己的自主性,也沒有嘗試過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這樣會造成難以相信自我,對他人的依賴程度也會隨之上升。這樣的人生會過得鬱鬱寡歡、惶惶不安。

 

理性與感性的平衡

「若想做出合理的決策,就必須讓理性和感性取得平衡。所謂的『自我分化』指的是分離個人思想與情感的力量,也就是平衡思維與情緒,加以協調並靈活運用的能力。更進一步解釋,這樣的能力可以幫助自己在人際關係中不受他人左右,根據個人的信念做出決定,也就是擁有分離自己與他人的能力。換句話說,唯有適當分離自己的理性與情感,保持兩者之間的平衡,與他人的關係也才會趨於圓滿。」

情感超過理性,得到的往往是被情緒淹沒,情緒化誤事等結果,理性超過情感,就會無法察覺自己的情緒與心之所向,以抽離情緒或壓抑情緒的方式來保護自己避免感到難受,這兩種都不是成熟、健康的表現,也必然會給自己帶來許多困擾。這兩種情況,在芳喵每天的讀者私訊中很常見,被情緒牽著走做出錯誤的醫療決定,或是很理性的安排了一些人生決定,卻感覺不到他的喜悅,讓我不得不問一句「那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心理諮商不是聊天而已

有許多讀者以為,「心理諮商」不過就是聊聊天而已,沒有用處的。實際上不是朋友間的那種隨意聊聊天,心理師的每一句問話都是有目的的,都在進行治療過程。本書作者也做了解釋。

「我們之所以感受到某種心理上的痛苦,是因為內心的道路有某個地方受阻。就像血管堵塞的話,血液循環就會不順,各種問題接連浮現;內心的道路如果堵住,就會出現憂鬱或焦慮等問題。而所謂的心理諮商,就是為堵塞的心路進行疏通,若彼此的心可以互相交流,便能感受到自己的心結被突破。」

「在諮商的過程中,諮商師不會給出任何答案,也不會帶頭指揮,只是在關係中成為映照來訪者的鏡子,幫助對方瞭解自己。這種方式稱為『反映』,諮商師會把握來談者語言背後的情緒,然後再用諮商語言原封不動地返還。有時,諮商師也會針對來談者自己看不到的部分進行提問,有助於自我探索。透過與諮商師的交流,當來談者看見自己最真實的面貌時,就會逐漸產生改變。」

這邊說明一下,會不會帶頭指揮要看心理師所採用的學派而定,認知行為學派比較偏指導性質,比較有可能帶頭指揮,像老師一樣地教導。不過,不論是何種諮商學派,都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瞭解自己」,心理師不會直接告訴你答案,而是透過對話、一些功課,讓你自己看見「原來我是這樣的」,自己發現遠比別人告訴你的效果要好得多,因為,別人評論自己,往往很難聽進去或相信,甚至認為別人不懂你、判斷錯誤,但自己發現就不一樣了,通常不會說自己看錯了。

「擔憂」與你想的不一樣

「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為了避開潛在的威脅和負面情緒,我們會使用『擔憂』這樣的方式進行應對,誤以為擔心就可以減少負面事件發生的機率,然後找到更佳的解決方案。不過,擔憂其實只會製造並催化問題的產生,因為它將帶來更多的負面思考,加重焦慮的情緒。」

我在讀者私訊中經常見到讀者想在治療前就確定哪顆藥可以保證治好他們,或是一次看好幾個醫生,想在繼續治療前確定哪個醫生的判斷才是對的,但是這些事情在現實中都是無法確定的事,見微知著,可想而知他們在生活中許多事情上也會是這樣的態度,那也難怪會自律神經失調了。他們用擔憂來面對事情,才會出現那兩種應對態度,想要避免治療的不確定性,卻製造了延誤治療以及加重焦慮情緒的問題。

「人們傾向將焦慮視為個人的性格特質,而非心理問題或情緒障礙。比起建議患者前往醫院求助,更常說的反倒是『你的性格本來就敏感又不穩定』,以致於焦慮的問題很容易被忽視。」

其實許多的焦慮問題都不是個人特質,而是看待事情的態度、價值觀、信念、思考模式所製造出來的,經由認知行為治療都能很好地調整,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建議讀者,如果發現自己無法調整,就應該去找心理師。

高標準和完美主義

「高標準和完美主義的區別是什麼呢?答案就是『焦慮的有無』。完美主義的基礎是焦慮,也就是擔心自己如果做不到一百分,就會得到負面評價,或者招致嚴重的後果。」

我的讀者中實在太多完美主義的人,都有不能失敗的焦慮與恐懼。多年前在一次讀者聚會中也聊到這個話題,我說我已經把對自己的標準放低很多,讀者們說,哪有,你的文章看起來還是很完美主義啊!這裡就要說到上面那段話,我對自己寫文章的標準高,其實是一個「挑戰」的態度,而不是「擔憂做不好」的態度。兩者的情緒差很多,比如我寫在文章時是很享受的,但如果是完美主義的話,就不會享受,而是緊張了。

結語

我自己的書希望能夠傳遞一個訊息「改變自己,創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過得健康、喜悅」,《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的作者也是同樣的想法,他是這樣說的「我們能改變的對象只有自己,但改變自我,就是一切變化的起點。假如我做出了改變,周圍人對我的態度也會有所變化;倘若我用不同的視角去看待過去的經歷,就足以獲得改變現況與未來的力量。我的變化,會連帶激起一切的改變。願各位讀者都能以堅韌的心改變自我,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世界」。

看出我們想要傳達的兩個重點嗎?「改變」、「創造」,改變自己就能創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或世界,不要當自己習性的奴隸,你可以變得不一樣,你可以活得不一樣。

我個人臉書沒有「自律神經失調」相關資訊,所以請不要加我個人臉書。若是不想漏接最新文章、活動、溫馨提醒或想跟我私訊,你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方式....

  • Line私訊點這裡加入芳喵好友:跟芳喵一對一私訊。(請不要Line和臉書都私訊,重複私訊會浪費我的時間,使得其他讀者被延後回覆,若是被我發現重複留言,我會延後回覆你的私訊唷!)
  • Line社群點這裡加入芳喵隨筆:本社群屬於佈告欄,禁止發言,這樣大家才能接收「最新文章」、「讀者康復快報」、「聚會資訊」、「溫馨提醒」等等。
  • 點這裡加入芳喵隨筆臉書粉絲團:請點選追蹤→接收通知→搶先看,這樣你才會看到新訊息唷!可一對一私訊。(請不要Line和臉書都私訊,重複私訊會浪費我的時間,使得其他讀者被延後回覆,若是被我發現重複留言,我會延後回覆你的私訊唷!)
分享本文
芳喵

芳喵

初衷只是紀錄與分享,默默地寫著
突然發現,寫作、分享、解惑,仍然是我最熱愛的事
曾經放棄了這些
竟由生病帶領我回到這條路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