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讀後心得:666教你學會安放自己的心

我的讀者大概都很熟悉「心理狀態調整很重要」,因為我實在強調這一點太多次了。其實白話一點來說,「心理狀態調整」就是「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察覺到自己的心不安好,瞭解為什麼不安好,想辦法讓它安好,就是我們在自律神經失調康復路上的功課。

這本書是在說……

書中分成三大部分

  1. 6個察覺方式來看你的心是否安好
  2. 6個會造成你的心不安好的原因
  3. 6個讓心安好的方法

《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的作者是韓國知名心理諮商師孫廷沇,她運用完形心理治療理論來探討我們的心為什麼會不安好,以及該如何做才能安放自己的心。

全書的貫穿思想是「寬容」,我們對自己不寬容,對他人不寬容,造成了許多的負面情緒和引起困擾的行為。

多年來,我觀察讀者們有著非常多「會使自己辛苦」的想法、信念,因為我自己比較喜愛認知行為理論,所以多半會用「非理性信念」或是「僵化固著思考」來形容,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看到作者使用「寬容」這個詞,一時之間沒懂跟寬容有什麼關係,繼續閱讀後發現,如果檢視「非理性信念」的內容,的確很多都可以解釋成與「寬容」有關,比如:「我不能犯錯,不然就是失敗者」,這是對自己不寬容,同時也很容易就用同樣的標準去批判別人,那就是對別人不寬容了。

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往往對自己、對他人都有些不寬容的地方,逼死自己也傷害人際關係、家庭關係,所以我相當推薦讀者們閱讀這本書。接下來,我會在書中三大部分各介紹一個項目,帶大家來瞭解這本書可為你帶來什麼樣的幫助。書中故事多,篇幅太長,我就不在這邊說故事囉!

博客來購買:《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使用此購買連結,價格不變,芳喵可以獲得少少幾元分潤,以維持網站運作)

那些我們不想去感覺的情緒,被藏起來後會發生什麼事?

「僅是將感覺隱藏,其實情緒沒有消失。」

「不能接受自己內心真正情感的人,容易為了隱藏這份情感,用其他情感的面具來遮掩。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克服了情緒,但是這些厭煩、憤怒、悲傷、不安、恐懼等感情都隱藏在內心某處,總有一天必然會再次出現。其結果不僅養成連結帳排隊都等不下去的神經質人群,還會創造出內心充滿不安、總是高喊著『快點、快點』的人。」

「事實上,我們潛意識想要隔絕的情感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不安』。有些人會以『克服』不安之美名選擇『完美』,打算用『只要把事情做得更完美就可以了』的名義來隔絕不安的感覺。然而,一旦事情沒有按照自己的計畫順利進行,很容易就會被困在『我很差勁』、『我一點用處都沒有』、『我是失敗者』之類的羞恥情緒,然後開始不允許對自己有任何一點點的寬容。」

「我們無意識或有意識隔絕的感情看似消失不見,其實卻在自己的身體與心靈某個角落一點一點積沙成塔。隱藏起來的感情隨時都會再度爆發,成為動搖我們的不速之客,令我們無法擺脫負面思想。」

看完前面我所引用的書中內容,有沒有覺得很熟悉?我想會有不少人覺得被戳到了一些些或是很大一下。我選擇介紹這一章,很大的原因就是我這將近十年來接觸的讀者們,真的很多人都是很急躁、很完美主義、很少去感覺自己、擺脫不了負面思考的類型。

對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來說,隱藏起來的情緒、感覺,積沙成塔到爆炸的時候,往往也就是失調大發作的時候。

 

「克服XX」不一定是個好心態

這章內容當中還有一個我特別想提一下的字眼「克服」,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 《自律神經失調的人,最好不要用「抗病」、「克服」之類的概念去看待你的身體狀態》,因為實在太多人跟我說「要克服自律神經失調」、「要克服症狀」、「要克服負面思考」。

「克服」意味著有個「不好的髒東西、壞東西」,需要被你打敗、戰勝、排除。當你這樣看待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時,感受是很負面的,使用「戰鬥、緊繃」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身心。但自律神經失調的人需要的是什麼?更多的戰鬥嗎?當然不是呀!需要的是放鬆,以及溫柔對待自己的身心。

因此,人生中有許多事,或許可以用「克服難關」的心態來增加你的動力、勇氣,感覺自己很勵志,但在「對待自己」這方面,「克服」就不一定是個好心態了。

你所壓抑的、隱藏的,失調時都會浮上水面

讀者的私訊中經常會見到這樣的敘述:「我以前不會這樣害怕一個人在家的」、「我以前不是會害怕出門的人,我很愛出門的」、「我以前不會這樣擔憂恐懼、胡思亂想的,為什麼失調後就像變了一個人」….等等,各式各樣覺得自己失調後就變得不像自己的故事。

這裡很有意思的是「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特別害怕的情況」,但,「每個人害怕的情況都不太一樣」。這個現象,我覺得可以想成「自律神經失調會讓你所壓抑的東西都浮上水面,會放大你內心最深處的恐懼,大到你無法再壓抑它,無法再無視它」。

所以我經常建議讀者,趁著失調時,你的身心敏感到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放大,都不會被你忽略,好好地處理一下過去不被你重視的、隱藏的、壓抑的,不論是事情還是創傷、心結,對自己都很有好處的,可以康復得快一點,而且這樣就不會留下未爆彈,免得哪一天再度爆炸,又讓你的自律神經失調復發。

書中這一章的結尾有詳細的察覺隱藏情緒的步驟。

一定要這麼做才行!(心不安好的原因)

在讀者的私訊中,經常會見到「我一定要這麼做才行!」、「我一定要成功給別人看」、「我一定要扛起XX」、「我一定不能犯錯」、「我一定要完美」、「我一定要積極努力」、「我一定要做一個好媽媽」、「一定不能吃藥」、「一定要靠自己好起來」、「一定要做全職的工作」、「我一定要有價值」……等等。

「像這樣毫不為自己考慮,只能無條件接受現狀,並受到他人行為或價值觀左右,而對自己的行為或思考方式產生負面影響的現象,被稱為『內射』。『內射』會阻礙我們改善或停止對生活造成問題的行為模式,並習慣性地反覆產生影響。因此,這是會使問題無法解決的心理妨礙因素。」

「自發性內射作用」:沒有受到外部力量強迫,但自己制訂了阻斷慾望的內在規範,這是自身創造出來的,這種作用比父母、社會價值觀的逼迫更具有約束力。

「深受內射作用影響的人,共同特徵之一就是會順從他人的期待來過生活。由於他們從未在生活中滿足自己的期待及慾望,因此其中有許多人認為自己的人生是不幸的。他們以父母的價值觀或社會道德準則為基準,過分要求自己『要善良』、『要順從』、『要誠實』、『要犧牲』、『要成功』等,這些社會行為不但侵犯了個人的自主性,甚至剝奪了選擇與負責任的機會。」

內射作用就像是輸入我們大腦的一種軟體程式,就像手機或電腦的軟體,如果不想故障且能長久使用,就必須定期更新升級與清理,我們的心也需要這樣的整理過程,把不好用的、造成故障的,都更換、更新,重新選擇好用的、有效的、有益處的信念與價值觀。

這一章的重點就在於,分辨哪些是別人給你的想法、信念,或是你因為成長過程而自己設定的硬性規定,並且要去察覺自己真正想要的、對自己真正的期待。

面對內心切斷的核心情感

到了第三部分,就要開始進行讓心安好的方法囉!

「核心情感」:每個人都會經歷屬於自己、不同於他人的難題。這些尚未解決的課題所牽涉到的情感,就稱為這個人的「核心情感」。我們的寬容只有在接納各自的核心情感時,才能夠展現出來。

如果你想要接觸、察覺自己的核心情感,你可以回顧至今為止,對你而言「被允許的情緒」以及「被阻斷的情緒」分別是什麼。

書中有情緒列表,你可以從中查找自己最常出現且最常壓抑下來的情感有哪些。

比如:你經常為了關係良好(至少表面上的),害怕有衝突、場面僵,因此寧願犧牲自己,按耐住心裡的不平、不高興、不樂意,表現出包容、討好的樣子,那些按耐住的情緒,就是你的核心情感,你的需求、慾望沒有被滿足。

「已有科學證明,在人們察覺情緒、為其命名並給予認可時,反而能夠獲得鎮定與調節的效果。研究發現受試者在看見照片上傳達的情緒後,右腦前額葉的活化增強。接者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為自己看見的照片賦予情緒的名稱,結果換成左腦前額葉有較強的活化,但是右腦前額葉的反應減少了。這也就是說,有意識地察覺情緒之後,受到情緒的影響便減少了。」

要直接面對自己長久壓抑、不敢面對的情緒,可能會不太舒服,甚至出現恐懼、羞恥感、罪惡感,但是如果不突破這個部分,就不可能進行實際的接觸,同時也剝奪了可以感受自己本質的機會,換句話說,就是無法改變你的舊有模式,你依舊會陷在同樣的困境、同樣的痛苦中。

如果想要改變現況,那麼就把麥克風交給自身的情感吧!讓它到舞台上!

之前芳喵參加了一個自我探索團體,總共八次,每次三小時的活動,這24小時就是不斷地做著一件事「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事件、回憶去探索、辨識自己有什麼情緒,並且給情緒命名」,然後我們被引導試著將這些情緒表達出來,接納自己可以有這些情緒,看到這些情緒帶給我們什麼洞見,這個過程相當有療癒效果。

如果你自己嘗試卻不太順利,經濟有餘裕的話,也可以參加自我探索團體或是找心理師幫你做一對一的探索。我個人覺得,如果你比較害羞、怕受傷,一對一會更適合你。

《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這本書,推薦給所有自律神經失調的讀者,你所承受的壓力,或許有很大的原因在於,你對自己不太寬容、太嚴苛、太堅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等等,如果你能學會讓自己的心安好,你的康復速度一定會快很多,而且你往後的人生也比較不容易再把自己搞到失調。

博客來購買:《你的心,今天還安好嗎?》(使用此購買連結,價格不變,芳喵可以獲得少少幾元分潤,以維持網站運作)

如果你覺得芳喵的文章和私訊能提供幫助,願意協助網站永續營運造福更多人,以及讓芳喵能有時間在私訊中照顧讀者,歡迎打賞芳喵,打賞芳喵有很多方式,你可以用優惠價購買你需要的東西順便無痛贊助芳喵,或是直接小額贊助芳喵,不管你選擇哪一種方式,芳喵都感謝你^_^
前往打賞芳喵:https://fangcat.com/reward/

我個人臉書沒有「自律神經失調」相關資訊,所以請不要加我個人臉書。若是不想漏接最新文章、活動、溫馨提醒或想跟我私訊,你可以選擇以下幾種方式....

  • Line私訊點這裡加入芳喵好友:跟芳喵一對一私訊。(請不要Line和臉書都私訊,重複私訊會浪費我的時間,使得其他讀者被延後回覆,若是被我發現重複留言,我會延後回覆你的私訊唷!)
  • Line社群點這裡加入芳喵隨筆:本社群屬於佈告欄,禁止發言,這樣大家才能接收「最新文章」、「讀者康復快報」、「聚會資訊」、「溫馨提醒」等等。
  • 點這裡加入芳喵隨筆臉書粉絲團:請點選追蹤→接收通知→搶先看,這樣你才會看到新訊息唷!可一對一私訊。(請不要Line和臉書都私訊,重複私訊會浪費我的時間,使得其他讀者被延後回覆,若是被我發現重複留言,我會延後回覆你的私訊唷!)
分享本文
芳喵

芳喵

初衷只是紀錄與分享,默默地寫著
突然發現,寫作、分享、解惑,仍然是我最熱愛的事
曾經放棄了這些
竟由生病帶領我回到這條路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