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律神經失調的就醫前準備清單
為什麼要寫「就醫前準備清單」呢?通常大家不是到醫生面前,說一說症狀就行了嗎?這兩年多回答讀者問題,才發現,就醫時的提醒,我來來回回也說了不少次,不光是說一說症狀那麼簡單,其中還會…
為什麼要寫「就醫前準備清單」呢?通常大家不是到醫生面前,說一說症狀就行了嗎?這兩年多回答讀者問題,才發現,就醫時的提醒,我來來回回也說了不少次,不光是說一說症狀那麼簡單,其中還會…
自律神經失調不像感冒那樣容易確認,打噴嚏、咳嗽了,我們就知道感冒了,要去家醫科。那麼讀者也常會問:「我看了你寫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列表,我的症狀很像啊!是不是要直接去身心科?」答案…
這兩年多來,回答「芳喵隨筆」讀者的眾多問題中,發現很多人都在「剛開始」自律神經失調治療的時候,因為沒有正確的資訊,導致多走了很多冤枉路,增加了大量的焦慮。所以,初期治療的相關問題…
『從「豪斯醫生影集」看「自律神經失調診斷過程」—症狀篇』發文後,有讀者說:「我對你的備註,很有興趣,為什麼焦慮症是屬於自律神經失調?好期待你下一篇文可以講這個,我也被這個問題困惑了…
在上一篇文『從豪斯醫生影集看「自律神經失調診斷過程」—症狀篇』中,講了一些診斷流程,這篇文要來細說補充一下關於「用藥試探」以及「病程發展」。
很多讀者都以為走進身心科、中醫診所,只需要把症狀講一講,醫生就能掐指一算,算出他的身體是怎麼回事,這就是對一件事情不夠了解的時候,普遍會出現的「把事情簡單化」的想法。那我們就是一…
這篇文,思考了幾天,猶豫著該放在「自律神經失調Q&A」還是「壓力&心理調適」,想了許久,重點在於觀念、態度,而不單純是自律神經失調治療上該注意的事項,就還是歸類在「壓力&心理調適」…
在「芳喵讀者聚會」時,有位讀者提到「我好像什麼事都做不了,生命很沒意義的感覺」,我相信在「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中,有這種感覺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在跟病友的交流中也常聽到。這感覺我非…
看到這標題「接受自己的脆弱」,我知道,很多人可能馬上聯想到「脆弱的力量」這本書,或TED的演講,不過,當我領悟到這件事的時候,並不知道有那本書或演講影片,純粹是在生病過程中發現的。所…
這篇文的內容,因為可能涉及病患的就醫隱私權,因此,已徵得病友本人的同意,將他的就醫細節分享出來。本文內容包括介紹自律神經失調治療藥物「水劑」的用法與使用時機,病人對血清素藥物的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