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流:給予自律神經適當的「好」壓力,活出健康喜悅
不論是在我的文章裡,還是平常每天與讀者的對話中,我經常強調:「康復鐵三角=治療+日常維護+壓力處理」。但是,很多人這樣跟我說「我覺得自己沒壓力呀」、「我知道我有壓力,但是我不知道…
不論是在我的文章裡,還是平常每天與讀者的對話中,我經常強調:「康復鐵三角=治療+日常維護+壓力處理」。但是,很多人這樣跟我說「我覺得自己沒壓力呀」、「我知道我有壓力,但是我不知道…
許多讀者跟我說「芳喵,醫生說看我講話就覺得我很焦慮,可是我已經很努力放鬆了呀!」或者是「芳喵,我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不去注意那些難受的症狀,怎麼辦呢?」以及「我一直會去想負面的東西,…
在《平靜的心,專注的大腦》一書中,我們經由科學研究的證據瞭解到正念的練習、禪修的練習,能夠幫助我們減少焦慮,改善健康,降低壓力,並且讓自己有一顆不混亂又專注的大腦,能提高解決問題…
自律神經失調的人,身在難以言說的痛苦中,腦子裡最關切的只有怎麼樣能從病痛中脫身,往往終日處於焦慮中,所以,我之前在《平靜的心,專注的大腦》一書的介紹中提到禪修、正念、靜坐經由科學…
在這幾年與讀者的私訊中,我發現,不論是原本個性就容易緊張焦慮,還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所產生的焦慮症狀,讀者的腦子裡,通常都散漫著無法控制的胡思亂想,有的讀者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想法…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個跟我們情緒息息相關的疾病,尤其是失調後,情緒會直接反應在症狀上,並且深深地主導著我們康復的進度,例如,讀者會跟我說,剛剛跟家人吵了一架,吵到一半,症狀就已經都上…
經常有讀者跟我說,「不知道怎麼放下,不知道怎樣才能停止胡思亂想,搞得自己好焦慮,症狀就變得更嚴重了」。這是一種吞了抗焦慮藥物都無法制止的情況,明知這樣的情緒對自律神經有害,卻難以…
前陣子讀者介紹我一本好書「甦活力」,這本書的作者是南和友,他是日本心臟血管外科權威。這本書是以一個心臟血管外科醫生的角度來闡釋他所認為「健康」應該有的樣貌,以及如何才能擁有健康。
經常閱讀我文章的讀者,應該很熟悉「當初引發生病的因素一定要處理」這句話,還好不是聽我用講的,不然耳朵可能都要長繭了。可能也因此,很多讀者會跟我討論、探尋他們的「壓力源」到底是什麼…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人生最有價值的事,是發現自己在重複」這本書,正是我拿來當外力的東西。